閩南網6月11日訊(閩南網記者 梁政 通訊員 張葉愷 黃建和 文/圖)今年以來,華安縣華豐鎮聚焦重點問題,在全鎮範圍內開展農村廁所革命和農村垃圾治理、污水治理、農房整治、村容村貌提升為內容的“一革命四行動”,多措並舉提升農村人居環境,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。而素有“龍眼村”之稱的綿良村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,打造出了美麗鄉村新顏值。
鳥瞰綿良村
綿良村坐落於華安縣華豐鎮,距離華安縣城9公里,往來交通便利。整座村莊坐落於九龍江畔,江水由北往南曲折貫穿於村裏,讓這個生態小村看起來更加安寧與祥和。走進村莊,處處呈現一派“推窗見綠、抬頭觀景、起步聞香”的美麗景緻。
早些年,由於村民缺乏環保意識,房前屋後亂堆亂放,江道和路面垃圾隨處可見、街面污水橫流……提升人居環境成了綿良村兩委班子迫切想解決的難題。
近年來,綿良村從建章立制入手,常態長效上下功夫,加強宣傳引導,實施農業面源污染管控、農村污水治理、綠化美化等舉措,持續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。拓寬道路,新修衞生所、幸福園、老年人活動中心等一系列民生工程的。村民老李高興地説:“村裏這兩年為我們辦了很多實時,道路變寬了,我們老人家出行真實方便多了。”
黃樟根與村兩委入户
“自從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來,我們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,把村裏的規劃跟以後建成的好處跟羣眾説明白講清楚,羣眾瞭解後,都積極主動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。”華豐鎮副鎮長黃樟根介紹説。
綿良村將環境保護條例納入村規民約,引導村民自覺保護生態環境,通過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,黨員村民、志願者帶頭,村民積極參與,大家拿起掃把、鐵杴清理垃圾,確保河道暢通,村道乾淨整潔。衞生環境這項“硬任務”的改變,也讓羣眾的“軟意識”也隨之升級,村民的庭院和公共衞生意識有了新轉變,講衞生、美環境成了新意識,形成了“人人講文明、個個愛清潔、户户講衞生”的新風尚。
站在遠處眺望綿良村,青山環繞,綠水潺潺的美麗鄉村畫卷盡收眼底,隨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,綿良村的村居環境不斷改善和優化,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持續上升。
遠眺綿良村